目錄
幼兒園復合型塑膠跑道簡介:
采用新國標的復合結構,上層為PU顆粒或EPDM耐候性環保彩色顆粒,滲水的聚氨酯密封,下層采用機械施工緩沖底墊。符合國際賽事標準,標準厚度為13mm。
復合型塑膠跑道運動場地,其外觀與混合型塑膠跑道一致,除拉伸強度外其它數據與混合型塑膠跑道基本一致。是我國高寒地區經濟又尚欠發達的地區體育場地建造的首選產品。復合型傳統塑膠跑道造價要比混合型塑膠跑道價格一般要低于15%左右,并具彈性好、色澤鮮艷、強度高、彈性好、耐磨、防滑、耐低溫、防震隔音經久耐用等特點。
復合型傳統塑膠跑道運動場由于它具有較好的表面排水功能,高寒地區的雨雪進入不到塑膠跑道的彈性層中,一旦氣候回暖,冰雪融化在復合型傳統塑膠跑道表面,通過跑道坡度的自然排水,對跑道沒有任何不良影響。適用于高寒地區各類田徑運動場。
特點:
高彈性:高性能彈性面層,結合較軟的彈性基層,可助運動員取得更佳的運動成績;
2、平坦性:基層采用進口專業機械施工,具有良好的平坦性及緊密性;
3、耐磨性、耐候性:面層采用高性能EPDM或PU顆粒結合PU面材,具有極佳的耐磨性耐候性;
4、色彩美觀:表面顏色柔和不反光、美觀舒適、并可采用多色彩搭配。
使用范圍:各級各類學校及專業體育場、田徑場跑道、半圓區、輔助區,全民健身路徑、室內體育館訓練跑道、游樂場道路鋪面等。
特性:混合型跑道與透氣型跑道優勢綜合的復合多功能塑膠跑道。
厚度:13mm 使用年限:8年以上
材料顏色:紅色/綠色/藍色其他。
適合對象:一般的賽事、學校教學、訓練運動場地、經濟欠發達的高寒地區。
復合型塑膠跑道施工工藝步驟:底涂施工-彈性層鋪設-封底找平連接層施工-面層施工。#聚氨酯塑膠面層#
噴涂型:
1.復合型塑膠跑道施工底涂及彈性層同透氣型
2.封底找平
a)采用雙組份專用聚氨酯封底材料進行封底,甲乙組份經充分混合后 分兩遍刮涂于彈性顆粒層面上,第二遍刮涂時,必須在前一遍完全固化后 方可進行。
b)聚氨酯封底材料每平方米用量約 1.8kg 左右。
3.面層噴涂型 做法同滲水型面層
面層撒粒型 :
1.底涂及彈性層鋪設同滲水型;
2.彈性層完全固化成型后,方可進行連接層的塑膠跑道施工(一般情況第二天 可進行)。
3.連接層施工前必須對彈性層進行檢查。
a)檢查有無松散的彈性層,對松散區域必須挖除后重新補平。
b) 檢查彈性層的平整度和厚度,對超出允許誤差范圍的部位,要進行返修。
4.聚氨酯連接層鋪設
a)將整個場地放水測試平整度,當積水深度超過 3mm 處,應進行補積 水,補積水采用聚氨酯材料;
b)根據場地現狀確定鋪設順序;
c)采用打磨機將聚氨酯表面打毛;
d)將聚氨酯固化劑和主劑按 1:2 的比例進行配比,經過充分攪拌并 確保攪拌均勻;
e)將攪拌好的成品料均勻攤鋪塑膠跑道
施工區域,采用 6M 直尺沿場地縱橫向 拖刮,拖刮后的塑膠表面應確保平整,鋪設厚度 2.5mm 左右;
f)采用塑膠專用大耙和鏝刀攤鋪沿場地多次來回拖耙,確保面材中氣 體充分釋放,保證不起泡;
g)面材自然流平后(約 10-15 分鐘)鋪撒 EPDM 顆粒(顆粒粒徑 34mm),EPDM 按 3KG 左右/㎡進行鋪撒;
h) 待粘接完全固化后,進行多余顆粒回收,回收后的塑膠表面必須確保顆粒與連接層粘接牢固,無浮粒,連接層累計厚 3-4mm,回收顆粒經清 理干凈后,再循環使用到下一工作面。